身为发牌机构监管不足够
本港游泳池不时发生遇溺意外,部分事故或涉及救生员疏忽失职,未有及时救起遇溺者。申诉专员公署指出,2017年至2022年6月期间,食物环境衞生署接获470宗与持牌泳池相关的投诉,经初步查讯发现,该署并无设立泳池意外通报机制,除非有传媒报道,否则该署并不知道发生严重事故。申诉署就此展开主动调查,审研食环署对持牌泳池的监管。
截至去年6月,全港共有1,371个持牌泳池。根据《泳池规例》,泳池持牌人须符合牌照条件,包括开放期间有不少于两名的合资格救生员当值;泳池图则、设备、水质亦须符合订明标准等。违例者一经定罪,最高可判处罚款5,000元;持续违例,则每日可加判罚款50元。
申诉署主动调查机制
申诉专员公署指出,为确保公众衞生及安全,食环署会透过日常巡查及处理有关投诉,监管持牌泳池。然而,传媒不时报道持牌泳池的遇溺意外。公署的初步查讯发现,,
,食环署没有就持牌泳池发生的意外设立通报机制。除非有传媒报道或经其他途径得悉意外,否则该署不会知道所监管的泳池曾发生严重事故。欧博allbet网址(www.allbet8.vip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。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、Allbe代理、Allbet电脑客户端、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申诉专员赵慧贤表示,食环署作为发牌机构,有责任确保持牌泳池符合规例和发牌条件,特别是泳客安全。食环署若不掌握持牌泳池曾否发生严重意外,便无法调查或跟进意外事故,查究持牌人有否违规及纠正问题,以及检讨牌照条件是否适切。就此,申诉署决定主动调查,审研食环署对持牌泳池的监管,包括审批泳池新牌照及续牌申请的机制、巡查及处理投诉的程序,以及现有措施在确保泳池衞生及保障泳客安全方面,是否足够和有效,以便有需要时提出改善建议。
本港过去几年发生多宗泳池遇溺意外,如去年5月柯士甸豪宅君临天下室外泳池有两名7岁女童遇溺,最终一死一危殆,事发期间两名当值救生员声称未闻呼救声。前年9月,马鞍山帝琴湾凯琴居会所游泳池亦发生类近事件,7岁女童怀疑遇溺死亡,事后有居民质疑屋苑泳池救生员长期失职,包括大部分时间仅得一人当值。
转载说明:本文转载自USDT交易平台。 Allbet Gaming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www.allbetgame.us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泳池遇溺零通报 食署经传媒方知道